一、計劃:
ans: 規劃是整個管理程序的首要工作,是管理的開始。所謂規劃,就是針對未來,所擬采取的行動,進行分析和選擇的程序,規劃活動包括:
1. 認清問題。
2. 設立目標與衡量準則,以供選擇解決問題的途徑。
3. 集資料,列出各種可行的行動方案。
4. 分析比較這些方案,以目標和衡量準則,加以評比。
5. 選出最好的行動方案。
二、組織(organizing)
組織的作用在於建立內部結構,使得工作、人員及權責之間,構成適當的分工與合作關系,以有效擔負和執行各種任務。組織的活動包括:
1.依特定機能或目標劃分工作部門。
2.給予各部門適當的工作指派。
3. 授予各部門和各工作人員應有的權責。
4. 建立各工作部門間適當的溝通途徑。
三、用人(staffing)
用人之道,系根據組織的求,網羅能勝任工作的人,任用其擔任組織內各職位,并使其得以適性發展個人的能力。亦即尋求「事得其人」、「人得其所」,以提高工作績效。
用人的活動包括:
1. 訂定職位的求。
2. 員工的徵選、評審和錄用。
3. 薪資的決定。
4. 錄用人員或在職人員的訓練。
5. 人員的考核和升遷。
四、導(leading)
導代表管理中一種影響力的發揮與應用,包括指導和監督。其目的為激發工作人員之努力意愿,引導其努力方向,以達成組織機構的任務。社員及員工之所以愿意追隨合作社 導人,是因為導人能帶給他們要或愿望的滿足,因此,導和激勵兩者之間,至為密切,相關聯存在。
一個群體是否能發揮其全部能力,端看此群體是否有具有高度導力(leadership)的導人。
導力包括下列三種主要成分:
1. 自知與自信:導人之到自己在同事和部屬的心目中形象為何,也知道自己所采取的行為,部屬會有何種反應,更自信具有導他人的能力,因此能從容處理各種問題。
2. 具有溝通的能力:能將自己的意見正確有效的傳達給他人,或啟發部屬,藉以影響組織成員的行為,促進組織目標的實現。
3. 能采行有效的措施:以因應及強化對部屬的激勵,滿足部屬的沖勁、欲望與要,并促使同事與部屬依一定方向而行動。
五、控制(controlling)
控制系一種監察、比較和改正的程序,有人稱之為評核(evaluation)。亦即檢查、評核實№工作成果,以便和規劃時所定的標準作一比較,若發現有所偏差,即采取適當的矯正措施。有效的控制必須保持客觀、正確,和訂有適當標準,必須能指出「何處」出了偏差,及「何人」應負產生偏差之責,而且,還應能促成矯正措施的采行。
控制活動在於一個管理循環的最後過程,但是,為了采行矯正的措施,管理人必須對矯正偏差的措施作適當的規劃,而後予以執行,所以,控制也是啟動另一個管理循環的開始。
控制的活動包括:
1. 建立衡量績效(效果與效率)的標準。
2. 依所設定的標準、檢測或 集實№的執行績效或進度。
3. 評核比較實№績效和預期績效的差距(偏差量)。
4. 如發現有差距,決定是否 要采取矯正行動;如決定采取矯正行動,則應規劃所的措施。
二、導與管理
如果把管理分為「做事」與「做人」兩類,前者為狹義的管理,後者則是 導,兩者都是完成目標所不可缺少的要素; 導是一種影響力的發揮,隨著人員、組織與目標的不同,影響力的發揮與使用也因之而異,這些都是造成 導的不同內涵。
不同於其他的管理活動主要涉及「事」,導直接涉及「人」,直接與人互動,它是動態的,涉及權力的運用,涉及他人能否接受等問題。
管理的權利(稱為職權)來自組織結構,它在結構內促成穩定、秩序,解決問題;導的權利則來自個人,諸如個人興趣、¤值、目標等,這些都是組織較難規范、無法直接投資建立的部份,必須管理人員自己「修練」,才能有打破傳統、激勵員工追求卓越、引導體制外創新的 導能力。
「管理」在協調各種對抗力量,使各種¤值觀的沖突獲得妥協,以產生各方可以接受的解決之道;相較之下,「 導」則在提出更高層次的¤值,營造整體的¤值觀,讓每一份子都能發揮才能,創造讓各方都滿意的結果。
在管理上如何配置用人的重要性,基本上管理者對聘雇人員應建立人事管理制度,訂定人事管理規則,明確規范組織編制、員工薪給、考核、獎懲、升遷、任免、出勤、差假及其他有關人事之管理事項。也依據業務 要及財務狀況,劃分部門并配置適當之人員,來行使團隊的組織分工,其基本職務應設置經理、文書、會計、司庫四個部門,分別辦理社務、業務、財務等工作,由理事會任用之。由此可見,理事會不僅有著袖的精神,更有著用人分配上的執行力,所謂「事得其人」、「人得其所」,正是企業的******典范與功能啊!
六、結論
管理是為了達成某些任務,采取具有特定性質或有意義的活動,管理也是如此,以明智的使用手段或行動方案來完成目標。管理就是由規劃、組織、 導、控制、用人等五種基本功能和相互關聯的活動所構成的,這些功能和活動構成了管理程序。由於企業具有經濟、社會與文化參重目標,不但要滿足社員 要,更要造福社會。企業想要達成此神圣使命,惟有靠正確、有效的經營管理。